经典观相二十五则之眉主早成,须主晚运

    时间:2020-11-03 09:20 来源:本站 浏览:535

    经典观相二十五则之眉主早成,须主晚运

    原文:“须眉男子。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此言眉主早成,须主晚运也。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郭令公半部不全,霍骠骁一副寡脸。此等间逢,毕竟有须眉者,十之九也。

    古代常用“须眉”一词来代称男子。事实也确是如此,还没有见过既无胡须又无眉毛的人被称是男子的。“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少年时的命运如何,要看其眉相,而晚年境遇如何,则要他的胡须。但是也有例外,脸面呈紫气,就算没有胡须,地位也会高贵突露者,即便胡须稀少,也能够声名显赫郭子仪虽然胡须稀疏,却位极人臣,富甲天下去病虽然没有胡须,只是寡脸相,却功高盖世。但这种情况极其少见,毕竟有胡须有眉毛的人,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古代有以留长须为美的风俗,“眉是两目之华盖,一面之仪表”的说法,也就说明在古人心目中,胡须和眉毛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这句话意思是眉主早成,须主晚运。眉“主贤愚之辨”,少年得志的人两道眉毛往往非常清秀。晚运甚佳的老人则大多是胡须丰满美丽。古代医学就认为,眉属胆,胆属火,性阳刚而近火,故上生而宜昂须属肾,性阴柔而近水,故下长而宜垂。在这里眉毛与胡须看似分开来说,但是如果眉强须弱,毕竟有失匀称,面相便不和谐。总之阴阳须和谐,须眉要相称。虽然古人普遍认为无须眉不足以称为男子,但曾国藩提出“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的观点,并用郭子仪和霍去病的例子加以证明,这可以看做是对前人观点的进一步完善。

    晚年得志,扬名天下

    少年得志固然让人欣羡不已,但因时运不济,空有满腹才华而不得施展之人,如若晚年之际能时来运转,大展其志,也未尝不让人顿觉扬眉吐气。吕尚就是这样晚运甚佳的一个例子。

    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因贫困,吕尚曾在朝歌以屠牛为业,又肉臭不售:钓鱼于棘津,偏偏鱼不食饵种地所得,不能抵偿所下的种子。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但吕尚确实胸怀经天纬地之才,一直不能实现其抱负,直至晚年,周武王讨伐殷商,姜尚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终成了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吕尚一生多谋善断,长于用兵,工于奇计,因此周代及后世的兵家和谋略家,皆尊他为祖师。实际上,他也是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政治家,这可以从齐国的发展中看出来。

     

    周武王姬发即位,拜吕尚为国师,尊称为尚父。一次,周武王问:“我欲轻罚而重威,少行赏而劝善多,简其令而能教化民众,何道可行?”吕尚答道:“杀一人而千人惧,杀二人而万人惧,杀三人而三军振者,杀之。赏一人而千人喜,赏二人而万人喜,赏三人而三军喜者,赏之。令一人而千人得者,令之禁二人而万人止者,禁之教三人而三军正者,教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武王心领神会,时时慎于刑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政治愈益清明。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的核心发生了激烈冲突和分裂,大贵族王子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疵、少师强怀抱礼乐重器投奔周。

    国人见商纣王不可救药,均侧目而视,缄口不言。看到商时机业已成熟,周武王赶忙询问吕尚:“大臣或死或王是否可伐吕尚已知兼得天时地利、人和,毅然答道:“知天者不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行者昌,先行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武王闻言,决意兴兵伐纣。出师武王命卜卜吉凶,得兆不样。一向信的群贵族十分恐惧。吕尚偏重人事,轻枯草朽骨之验,力动武王勿失良机。他说:天之道必吉,之未必。若失人事则三军败且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智者将不以为法,愚者将拘泥之。若乃好贤而能用,举贤而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借卜筮事吉,不祷祀而福从。

    武王奋然而起,遍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不伐!”遂以吕尚为主帅,统领兵车三百乘,猛士三千员,甲士四万五千人,出兵东进。周军行至中途,遇风狂雨猛、雷电加时日,壮至拔树发屋,折骑毁乘。吕尚见上下交互不安,便把这肃杀之征巧释为对殷商的天怒之象,借助虚无缥缈的天地鬼神来推行人事,理直气壮地打出吊民伐罪的旗号。时当天下鼎沸之际。遇有方发便有八方响应。周军东进途中,各地诸纷前来会师。周军前歌后舞,士气高昂。十二月,从孟津渡过黄河,直扑商都朝歌。吕尚自作前锋,亲率虎贲和兵车冲击商军。商军虽众,却无斗志,居然前倒戈,引导周军杀回朝歌。

    纣王见大势已去,惶惶然登上鹿台,蒙衣自焚而死。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五百余年的奴隶制国家,至此灭亡了。此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商纣王死后的第二天,周武王与吕尚等人召集祝捷大典,将伐纣义举上告天神。然后,散鹿台所积之钱,发巨桥所囤之粟,用以赈济民众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丘,用以取悦殷商贵族斩纣王宠妃妲己,归后宫妇女,以示曲体民心。

    克商以后,周军四处出击,征伐商的盟邦,基本上控制了原先商王朝统治的主要地区。周武王班师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殷商灭亡的第二年,周武王病死,其子即位,吕尚因功劳卓著,受封海、岱之间广大地区,都于营丘,建立齐国。齐国的疆域东抵海滨,西及黄河,南达程陵关,北至无县。周成王传命:“五侯九伯,您都可以实得征讨。”从此,齐国享有专征伐的特权。吕尚受此殊荣,欣然整装就道东赴齐。途中一位高士,提示吕尚说:“常言道,时难得而易失。贵客寝食甚安,恐怕不像就国之人!”吕尚骤然醒悟,事关邦国命运,岂容片刻玩忽!于是,他午夜穿衣命驾,飞驰而东。及至齐国,恰逢莱侯兴师犯境,与齐争夺营丘。倘不是吕尚后来择善而从,快马加鞭,几乎遭误国的厄运。吕尚根据齐国土地辽阔、物产丰盈的自然环境,以及生产水平相对先进和异族势力较为雄厚的经济、政治条件,及时确立了治齐的重大策略原则:“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

    吕尚为齐国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使之在较长时期内一直突飞猛进,遥遥领先于其他诸侯国家和地区。西周时期,齐国是周王朝在东方的最重要支柱,到了春秋中期,周王室衰微,齐国最先崛起,成为纵横中原、左右天下局势的“五霸”之首。直至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之后,齐国依然跻身“七雄”行列。

    吕尚靠过人的胆略和远见卓识,治国用兵不拘形式务求实际,具有开国创业的精神。由于他注重发挥治国之士的聪明才智,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全面发展农工商各业,结果,远近人民相率归心,齐国迅速强大起来,创造出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