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知识

古代行刑为何都选在午时三刻?原来里边还有这种门道!

时间:2024-06-06 10:31 来源: 浏览:1001

古代行刑为何都选在午时三刻原来里边还有这种门道!

在很多关于古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在处决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们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如果时辰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等时辰一到,才开刀问斩。那为什么要选在午时三刻呢?关注公众号:乾易国学。

我们知道古人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午时就是11点到13点的时候,午时三刻就正好是中午12点左右。

12点太阳正当空,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一个时候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此时,正是大气、地表、云层等接收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大幅上升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

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斩,不让其做鬼。

  如果用现在的解释,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中午十二点,人肚子都饿了,该吃午饭了。精力也进入一个疲惫的状态,精神往往不能集中了,犯人的反抗意志也会比较低,这个时候斩犯人相对来说可以使他没那么痛苦体现了古代严酷法治下的人道主义。

  我们还经常在古代电视剧看到一个情况,就是秋后问斩。那么为什么非要秋后问斩呢?

这个就涉及到古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问题了。秋天都叶落了,开始进入一个凋零的季节,肃杀之气由然而生,这个时候杀掉一个人,似乎就能符合这个世界的自然变化。也就是说秋后杀掉一个人,似乎是顺应天意的一个行为。

声明:本文所采用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微信客服:v18189700136

咨询热线:0898-6619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