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知识

李计忠大师品易经,话和谐(四) 营建“安土敦仁”的和谐社会

时间:2017-09-23 09:36 来源:本站 浏览:1677

李计忠大师品易经,话和谐(四)

营建“安土敦仁”的和谐社会


当今,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与融合、文明的碰撞与交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进入追求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和谐文化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

所谓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由此可见,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努力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激昂向上的文化氛围,坚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就要高举旗帜,把握方向。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言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1国家执政理念的基石:和谐社会


 


《周易》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源头。《周易》的内涵特别丰富,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周易》的思想极其精深,举凡天、地、人相辅相成之基本原理均有涉及。所以,了解传统文明不可不了解《周易》文化,继承传统智慧,也不可不继承《周易》智慧。包含周易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明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思维与和谐理念。现代文明的许多弊端很大程度都是因为缺乏整体思维与和谐理念。有鉴于此,党中央和国家先后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战略,提倡以整体的思维,以“和谐”的理念来重新审视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正是对易学留下的优秀精髓的精辟应用,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的体现。

2、事业良效发展的动因:和谐事业

科学发展观的内核实质是和谐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个人事业发展与整体思维指导下的和谐发展是基本一致的。崇尚和谐的思想是易学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比如,为政之道,祟尚的是“政通人和”、“内和而外安”;足国之道,讲究的是“百姓时和”;兴国之道,讲究的是“协和万邦”;用兵之道,讲究的是“内和而外威”,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生财之道,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伦理之道,讲究的是君臣之和、将相之和、父子之和、兄弟之和;如此等等。

“和谐”的精髓和灵魂要求我们在事业谋划时,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选择最能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在事业发展时,认识到社会大环境与群体及个人之间的联系,选择最能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具体到事业发展中,既要看到积极因素,也要认清消极影响;既要把握有利机遇,也要应付不利挑战;既要搞好同上司关系,也要搞好和下属关系;既要突出整体利益,也要关照局部利益。诸如此类都要从易学文化中吸取智慧,以整体的眼光来审时度势,以和谐的观念来解决问题,择吉避凶,趋利远害,使集体的事业能更上层楼,使个人的事业能水涨船高。

3、人生成功经营的导师:和谐人生


 


和谐人生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和谐单位的基础。易学文化中有不少人生和谐方面的内容,如邻里之道,讲究的是“和睦相处”;交际之道,讲究的是“礼之用,和为贵”;君子之道,讲究的是“和而不同”;齐家之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夫妻之道,讲究的是“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养生之道,讲究的是和于天地之气的天人之和,以及“心宽体胖”的身心之和,所谓“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情感之道,讲究的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等等。虽然和谐人生涵盖面广,内涵丰富,观点不一,但是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人要与自然的和谐;二、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人的身心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最高境界就是易经中所说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要求我们要善待自然、适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工业疾病,均是没有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规律造成的。人与社会和谐的根本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最高境界是易经中所讲的“和而不同”。个人只有首先认清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位置,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才能以相应的行为做到“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要求我们充分尊重社会当中存在的一些差异,要做到求同存异,以“和”的标准活动于在这个世界上,充分分享生命所赐的快乐。身心和谐的根本是身心健康问题,其最高境界是易经中所说的“生生不息”。“生生不息”要求我们以阴阳五行平衡的观点去对待生理和心理,要求我们的思想、行为都要符合整体和谐的规律,做到身健心康。心理上要时刻摆正自己是自然界某类生物之一的位置,生理上要遵循阴阳五行平衡的规律。现代社会高发的生理、心理疾病,其本质原因就在于身心不合。

易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宝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等思想为易学文化之精髓,只有在充分最尊重传统文化、充分吸收传统智慧的基础之上,才能成功经营美丽闪亮的和谐人生。

总之,以爱人之心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己和谐的出发点;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是人己和谐的良好心态;“言有物而行有恒”,诚信无欺,是人己和谐的坚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