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知识

国学讲座之易经与和谐——第一讲 品易经,话和谐(三)

时间:2014-07-11 09:53 来源:本站 浏览:4522

第一讲  品易经,话和谐(三)

《易经》说:“保合大和,乃利贞”,就是说只有做到合和,才能万国咸宁,才能国泰民安。那么,《易经》的“保合大和”是什么意思呢?合:《易经》的意思是博大、包容,由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合璧:合为一体

合力:齐心协力

合心:同心同德

合适:不偏不倚

达到同心目的,即同心同德

和:

平和:温和平缓

中和:中行不偏

谦和:不骄不躁

和平:和平共处

达到和谐目的,即和衷共济

当然,《易经》强调的是中和之道:包括天时、地利、人和。

《易经》和谐社会的特点:

《易经》强调元、亨、利、贞

元者,大也,始也,仁也,善也。亨者,通也,美也,礼也。利者,和也,平和,义也。贞者,正也,真也。所以元、亨、利、贞的精髓是:真、善、美。

《易经》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美好)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易经·乾》)。《易经》之所以把元、亨、利、贞作为乾卦(父卦、君卦、天卦)的卦辞,并贯穿于全书,原因就在于《易经》强调元、亨、利、贞是真善美,是君子必行的四德。

《易经》强调柔顺利贞

《易经》不仅强调乾元刚健,而且同样注重柔顺,如“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易经·说卦》)。柔顺人生哲理并非柔弱,而是一种外刚内柔、柔中带刚的哲理,体现的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后发制人的策略。当今在竞争热度不断升温、甚至白热化的时代,如果人们能让自己发热的头脑冷静一下,采取另一种迂回的斗争艺术,说不定反而能获奇效。

《易经》把龙性刚健、牝马柔顺作为刚性与柔性的代表,在人生哲理、处世哲学方面强调阴阳合德、刚柔兼顾,并告诫人们要“厚德载物”、“柔顺利贞”,这是君子必行的品德。这种刚健与柔顺的统一,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社会和谐都有很大的影响。它既是对战争与和平的协调,也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所以,《易经》“柔顺利贞”、“厚德载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本元素。

[NextPage]


 

《易经》强调与时偕行

“与时偕行”出自《易经·乾》:“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什么叫乾乾?就是自强不息之意。什么叫与时偕行?偕,就是一同,一起,就是“与时行也”(《易经·遁》)。这就是说,于自然而言,要顺应天时,不要违背四时;于社会而言,要与时代合拍,否则就要被淘汰,就要掉队。可见与时偕行非常重要,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提倡与时俱进。我们中华民族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非常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是多么伟大的智慧啊!

《易经》突出阴阳和谐

阴阳和谐是《易经》整体和谐的哲学基础。《易经》无论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都在体现阴阳相依、互根互补的互动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

什么是对立的统一?对立,就是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之间互相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而统一,则指部分逐渐归于整体。统一体,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而结成的整体。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是指事物中的阴阳两个方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而组成了一个统一体。太极图的阴阳合抱就是通过阴阳的和谐来体现整体的和谐,反映天下的事物都应该在对立中求统一,在互根互补中求生存、求发展,自然界如此,社会也是如此。

太极图为何是圆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圆文化,中国古典小说为何大多喜欢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呢?就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和谐、喜欢融一,这是有几千年历史文化根源的。

中国从尧舜禹、夏商周到现在,历经五千年的历史,从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到统一,从小国融为大国,不都是为了求统一、求和谐吗?

阴阳和谐,在《易经》叫做阴阳合德,包括刚柔相济,动静相兼,如说:“刚柔之际,义无咎也。”就是说刚柔平衡,方可和谐。总之,最终的目标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哲学名词,社会学上就叫阴阳和谐。

在八卦中,《易经》通过泰卦表明天地交泰,用既济卦象征水火相济,总的哲理是通过八卦来说明阴阳和谐,万物才能咸宁。

《易经》强调整体和谐

(一)什么是整体观?

整体观是什么?最大的整体观就是天人合一,这是《易经》合和观的核心。

整体,指事物的全部。整体观,就是从事物的全貌来看待事物。《易经》整体观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实质就是指天、地、人和谐。

(二)天人和谐包括三个方面

天人和谐:人与天地(自然)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心灵和谐

所以,《易经》的整体观强调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人与天地(自然)、天下(社会)求得和谐统一的过程。一句话:《易经》强调整体和谐。